“奖励型人格”在社交网络中流行 悄悄治愈着年轻人

最近,“奖励型人格”开始在社交网络中流行,大意是没事就爱奖励自己,大家纷纷自嘲“自己把自己哄得很好”。具体的表现有:“干了三分钟活,奖励自己玩会儿手机”“今天加班了,奖励自己吃顿好的”“今天没加班,奖励自己买件衣服”“天气太热了,奖励自己休息半...
来源:北京青年报   |   时间:2024年12月22日

梅拉宾法则 颠覆你对传统沟通的认知

当今社会,人们常常认为,请客吃饭、礼尚往来等手段是建立和维护人际关系的关键。然而你是否发现有时候这些方法反而不怎么管用。你是否也会好奇,为什么有时候你的言语无法准确传达你的想法,甚至引起对方的反感、抵抗和愤怒?为什么在某些场合下,一个人的表情和语调比他们所说的话更能打动你? 在心理学中,有一个现象可...
来源:北京青年报   |   时间:2024年12月10日

交谈中如何“化干戈为玉帛”?

有些谈话对象一开始就带有强烈的敌意、愤怒或者是怨恨,面对这样的的情况,如何“化干戈为玉帛”呢?其实,如果处理得当,这些谈话者最终也会打开心门与我们合作,甚至有时会转变得非常快。下面就与大家作一个简单的交流。 首先要冷静和暂停。俗话说情绪一上位,理智就缺位。在强烈的情绪主导下,理性思维能力会...
来源:大江网   |   时间:2024年11月30日

中国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呈上升趋势 维护教师心理健康应标本兼治

豆瓣平台上一则“当班主任已经在抑郁的边缘,该如何自救”的话题最近引发众多网友关注。中国人民大学发布于2023年的一项调查显示,1998年至2022年间中国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呈缓慢上升趋势。 有高质量的教师才有高质量的教育,培养一支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必须提升教师素养,而教师心理健康素养更是提升教师素养的...
来源:中国教师报   |   时间:2024年10月23日

如何应对自恋型人格障碍者

在恋爱交友的过程中,大家都期待能遇见一个能与自己相互理解、携手一生的人,然而,有一种潜在的危险可能让你陷入不健康的情感旋涡,那就是被自恋型人格障碍者所支配和控制。自恋型人格障碍者有哪些主要特征?身边有自恋型人格障碍者又该如何应对?对此,央广网记者采访了应用心理学博士、二级心理咨询师廖春岭。 揭开自恋...
来源:央广网   |   时间:2024年10月23日

一言不合就绝交的人,内心真的冷若冰霜吗?

有这么一群人,总担心自己会被嘲笑、被孤立,一旦在人多的地方或陌生的环境中,就会说话结巴、战战兢兢。因为害怕被拒绝、被他人负面评价,所以经常避免社交互动,甚至拒绝上学、上班。 这样的人往往存在“回避型人格障碍”。他们很少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和感受,与他们接触的人,会觉得他们冷若冰霜、难以靠近。 ...
时间:2024年10月21日

学会“课题分离” 厘清大部分人际关系烦恼

你是否经常因为身边人的坏情绪而影响了自己的心情? 你是否担心在与同事合作时产生分歧而不好收场? 你是否很害怕拒绝别人的请求,甚至因此产生愧疚心理,坐立难安? 你是否在开口麻烦别人前犹豫再三,生怕自己提出的要求太过分了? 你是否总感觉活在他人的期待中,不结婚就无法面对父母的催促? …… 以上这些...
来源:北京青年报   |   时间:2024年10月18日

关注职场心理健康 营造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

在当今社会,职场压力不断加大,心理健康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职场心理健康不仅关乎个人的幸福感和工作效率,更是影响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将2024年活动主题聚焦“工作场所精神健康”。世界卫生组织强调,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可以成为精神健康的保护因素...
时间:2024年10月10日

朋友圈需要“精装”吗? 心理专家这样解答

爬山时累得筋疲力尽、汗流浃背,朋友圈文案却要凹出“山不见我,我自见山”的松弛感;看日出时“两点睡,四点起”,朋友圈却要“硬撑”着说“唯有朝阳与你不可辜负”;外出旅行在人山人海中挤来挤去,可朋友圈仍然要保持“永远在路上,永远自由如风”的岁月静好。 近期...
来源:央视网   |   时间:2024年8月31日

【人际心理】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成为受欢迎的人

1. 引起他人注意并吸引他人 在人际交往中,人人都渴望成为备受欢迎之人,而引起他人注意、勾起他人好奇,乃是首要之步。 每个人皆怀有一种强烈的归属需求,期望与他人构建持续且稳定的关系。然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实乃错综复杂。 比如,在学校里,小李成绩优异、性格开朗,却因总是独来独往,让人觉得难以接近,所以...
来源:心领航(霖夕心理)   |   时间:2024年8月22日

告别他人认可,远离“情感勒索”

人性悬疑电视剧《错位》讲述了年轻警察石落发现正在追查的案件场景与顾己鸣的畅销小说《黑雨》的开头非常相似,于是与师父姜光明跨城办案追查真相。直至凶手落网供认犯罪事实,石落依然想不通:优秀的富家女苏真真、漂亮的文艺女青年江娜,为什么偏偏对顾己鸣情有独钟?甘愿为他付出一切?姜光明回答:“有的时候,我...
来源:中国青年报   |   时间:2024年8月16日

尴尬,是种什么情绪? 遇到尴尬,如何化解?

摆脱“尴尬”并不难在日常生活中,你会经常因为自己的某些行为感到尴尬吗?人际交往中,你是否时常会有尴尬的体验?尴尬是人们的一种普通情绪。接下来,我们从心理的角度来解读一下这种情绪。尴尬,具体是种什么情绪?尴尬,最早见于《说文解字》,意思是“行不正也”,通常是指人遇到的一种情景,让自身觉得窘迫。随着时代...
时间:2023年11月21日

“社恐”患者的“恐点”到底是什么?如何克服?

“社恐”患者的“恐点”到底是什么?如何克服?
小明从小就努力学习、喜欢看书,并且十分听话,成绩也很优秀。但顺利考上高中后,父母却发现他有一些不对劲。小明没有朋友,他在学校不愿意跟同学交往,也不愿意参加社团和实践活动,即使其他同学都去参加。他在班里没有什么存在感,只是默默做一个“小透明”。即使老师找他谈话,也很难获得“是”和&l...
时间:2023年11月14日

为什么害怕拒绝别人?把握3个原则,勇敢说“不”

“拒绝别人”是个技术活受访专家:西南大学心理学部应用心理系教授汤永隆这代年轻人似乎多少有些社交焦虑。在某互动媒体上,有些年轻人正在靠“刷题”补心眼子,也就是做很多社交场景模拟题,以此来锻炼自己的说话技术和临场发挥能力。其中,面对来自家人亲戚、朋友同事等各种要求和求助,如何委婉又不伤和气地拒绝,让年轻...
时间:2023年11月1日

解析人际交往四种心理模式 如何让自己变得更好

自卑退让 抵触警觉 固执自私 信任互惠受访专家:西南大学心理学部教授汤永隆人际交往的本质是与他人的互助合作。因此,一个人对自己和他人的需求分别持有何种态度,决定了他将采取什么样的方式与人互动。基于这种假设,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爱利克·伯奈依提出了四种基本人际交往心理模式,可以概括大部分人的交往心态和行为。...
时间:2023年8月14日

害怕社交就真的是“社恐”吗?

如今,“社恐”一词已经成为生活中常听到的词汇,大家总爱用这个词来描述自己性格内向、害怕社交的心理状态。然而真正的社交恐惧症属于精神疾病焦虑障碍的一个亚型,社交恐惧症与性格内向二者并不能完全等同。社交恐惧症与性格内向有什么区别面对人际关系的压力,社交恐惧症患者与性格内向的人都会表现出害怕社交,这导致二...
时间:2023年8月8日

“总爱”生气不利身心 六类人这样做让怒气可控

受访专家:华北电力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史海松生气是人之常情,但“总爱”生气就不利身心。除了缺乏情绪控制技巧,一些个性特质也可能让一个人成为“火药桶”。日本精神科医生伊藤拓在著作《生气的方法》中总结了容易生气的6类人群,如果你也属于其中之一,不妨听听华北电力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史海松的建议,让...
时间:2023年7月10日
地址:(太原)迎泽区万科紫院10号楼

电话:15343415201
邮箱:22392798@qq.com
1/4 事关“儿科和精神卫生服务”!我国将用三年补齐短板
记者从国家卫生健康委了解到,国家卫生健康委确定2025—202... [详细]
12/31 催生庞大消费市场 疗愈经济何以“疗”己“愈”人
从颂钵音疗到冥想引导,从禅修、旅修到AI情感陪伴…&helli... [详细]
12/26 解锁婚姻幸福密码:提升情绪价值的关键之道
在婚姻的漫长旅程中,我们都渴望与伴侣携手走过风雨,共享甜蜜与... [详细]
12/26 国家卫健委:四项措施保障大众心理健康 专项行动重点推进
国家卫生健康委12月25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 [详细]
12/22 孩子不愿上学,拒绝的是什么?家长该如何应对?
Q老师,您好! 我的女儿13岁了,最近因为她不肯去学校我和她大吵... [详细]
12/22 儿童心理学实验 | 严厉威胁,还是温柔劝诫?
★实验内容 1965年,美国人类学家乔纳森·弗里德曼做了一... [详细]
12/22 “奖励型人格”在社交网络中流行 悄悄治愈着年轻人
最近,“奖励型人格”开始在社交网络中流行,大意是没... [详细]
12/10 短视频上的“心理学家”:人人都是人格诊断专家?
如果你自私自恋、嫉妒心强、不爱自我反省,那你可能是“NPD... [详细]
12/10 帕累托原则:帮你抓住工作生活的重点
仔细回想一下,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你从早上最困难但最有价值... [详细]
12/10 优柔寡断的性格源于何种心态 如何自救?
生活中的挑战和不如意,时常让我们陷入各种情绪的旋涡,比如有时...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