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心领航(霖夕心理)  >  热点聚焦  >  列表

催生庞大消费市场 疗愈经济何以“疗”己“愈”人

从颂钵音疗到冥想引导,从禅修、旅修到AI情感陪伴……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疗愈方式受到人们追捧,各类心灵社群、机构、工作坊与课程也遍地开花。围绕情绪价值,疗愈经济站上风口,缔造了庞大的消费市场。 与此同时,打着“疗愈经济”的旗号,诈骗、洗脑等不良行为成为心灵疗愈中的杂音。专家表示,发...
来源:经济参考报   |   时间:2024年12月31日

短视频上的“心理学家”:人人都是人格诊断专家?

如果你自私自恋、嫉妒心强、不爱自我反省,那你可能是“NPD”(自恋型人格障碍);如果你喜欢独来独往、爱逃避问题、对亲密关系持悲观态度,那你可能是“回避型依恋人格”;如果你缺乏主见、情绪不稳定、社交能力差,你甚至可能是“轻微智障”…… 近日,各类以“你以为正...
来源:中国青年报   |   时间:2024年12月10日

高效育儿思维:父母的自我成长与蜕变之旅

高效育儿思维:父母的自我成长与蜕变之旅
在育儿的漫漫长路中,若父母能够持续自我成长、不断超越自我,稳固自身的安全感、力量感与影响力,那么孩子身上诸多曾令人困扰不已的问题,往往便能悄然化解。 试图单纯改变孩子的教育方式,往往事与愿违。它不仅难以攻克原有难题,反而可能滋生新的麻烦。因为孩子问题的根源,常常深植于家庭与父母的土壤之中。仅仅着眼于...
来源:心领航(霖夕心理)   |   时间:2024年12月1日

“数字囤积症”引发热议:勿做“数字仓鼠”越囤越焦虑

“深度好文”“必备金句”“赶紧收藏”……上网冲浪,每每看到这样的标题,你是否总有“一键码住”的冲动,但收藏之后再未打开?近日,有网友发起了“数字囤积症”的讨论,引发不少人共鸣。 “数字囤积症”,简言之,是指热衷收藏数字文件信息,...
来源:北京日报   |   时间:2024年11月30日

互联网 + 心理健康:开启心理健康服务新时代

在当今信息化浪潮汹涌澎湃的时代,互联网 + 心理健康模式异军突起,如同一股强劲的春风,深刻重塑着传统心理健康服务的旧有格局。这一创新融合模式,以科技为神奇画笔,绘就出一幅打破地域与时间枷锁的壮美画卷,赋予心理健康服务前所未有的高效便捷新风貌。 通过整合线上咨询的贴心陪伴、远程诊疗的跨越时空、智能评估的精...
来源:心领航(霖夕心理)   |   时间:2024年11月30日

彭凯平:如何让孩子活出有意义的人生

采访对象 彭凯平,清华大学心理学教授、博导,清华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原院长,清华大学心理学系首任系主任,清华大学幸福科技实验室(H+ Lab)联合主席,国际积极心理联合会(IPPA)及国际积极教育联盟(IPEN)中国理事,担任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执行主席(2009年至今)。 主要观点 父母培养孩子...
来源:婚姻与家庭   |   时间:2024年11月24日

心理专家:建议《再见爱人4》三对夫妻做心理咨询

近期,随着《再见爱人4》综艺节目热播,节目里的许多片段引发网友讨论。 许多观众对于节目中几对嘉宾的夫妻关系和相处模式产生极大讨论兴趣,互联网上关于节目和嘉宾的热点也很多,很多网友开始关注起亲密关系中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 此外,关于“NPD人格”“NPD人格的八种常见表现”“NPD不能理...
来源:九派新闻   |   时间:2024年11月22日

为“情绪价值”买单,不如为“心灵韧性”投资

近年来,“情绪消费”作为一种新兴的服务形式,在年轻群体中迅速流行起来。电商平台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情绪消费服务,如倾诉、哄睡、安慰、叫醒等,这些服务的销量十分惊人。许多网店的销售额达到了数万元,有的甚至超过了30万单。 “情绪消费”当真能成为当代年轻人的“精神慰藉”吗?我们不...
来源:红网   |   时间:2024年11月22日

俞国良:让大中小幼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落到实处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须关注教育理念、教育内容和教育途径等实践视角,真正让大中小幼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建设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大中小幼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实践的基础是教育理念。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可以从教育使命、教育原则、教育目标三个方面加以理解。从教育使命看,必须把社会使命、学校使命和个人使命统一起来。...
时间:2024年11月22日

拥抱“互联网+”,重塑学生心理健康服务新生态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学习生活与网络之间的联系越发紧密,网络已然成为大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要素,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学生对于网络的依赖性会越来越强。高校作为大学生教育与管理主体角色,必须要以客观视角来审视和判断网络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位置,要充分认识到网络这一双刃剑可能带...
来源:光明网   |   时间:2024年11月9日

“死亡游戏”再现校园 心理专家揭秘为何孩子容易效仿?

按压心脏、闭气窒息,就能产生幻觉,重温“前世记忆”?近日,一种通过特定动作让体验者快速达到窒息缺氧状态的“死亡游戏”,风靡校园。封面新闻关注到,在成都部分家校群,家长表达了焦虑。 早在2004年,已被教育部明文禁止的低俗游戏,为何能“卷土重来”?学龄儿童为何容易效仿这类游戏...
来源:封面新闻   |   时间:2024年11月5日

被拐“儿童”回家,需要公益心理康复治疗

10 月 25 日,贵州省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对余华英拐卖儿童一案作出死刑判决,犹如一颗石子投入平静湖面,激起千层浪。紧接着,10 月 30 日,电影《失孤》原型案件二审维持原判,这两起案件如同两把火炬,再次将社会大众的目光聚焦于寻亲群体这一特殊而又令人揪心的群体之上。 据《法治日报》11 月 1 日报道,记者在梳理近年...
来源:心领航(霖夕心理)   |   时间:2024年11月2日

身处逆境的你是否有直面深渊的勇气?

10月25日,余华英拐卖儿童案在贵州省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重审一审宣判,最终法院对被告人余华英以拐卖儿童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当年被拐卖的杨妞花第五次出庭,此前在她采访中透露,被拐造成自己性格敏感不自信,甚至至今都不敢独自进封闭空间。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胆小”的人,...
来源:扬子晚报   |   时间:2024年11月1日

恋爱平替盛行,到底是麻醉剂还是解药?

渴望爱却又难觅爱,你会以怎样的方式让自己过得轻松、自在?当代男女给出了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答案。 恋爱有什么不可替代的呢?心灵相通、情感共鸣、情绪价值还是亲密关系……如果不能一网打尽,那就各个击破如何?有些年轻人正以他们眼中更有“性价比”的方式,去获得那些曾经只能通过恋爱得到的体...
时间:2024年11月1日

探访全国首个空间与数学学习困难门诊:问诊30分钟 专业心理师评估

探访全国首个空间与数学学习困难门诊:问诊30分钟 专业心理师评估
近日,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心理卫生团队与上海交通大学心理学院联合设立的“空间与数学学习困难门诊”火了起来。有关该门诊的讨论更是“热火朝天”:有人认为这是一种“门诊智商税”;有人觉得带孩子去看病的家长“才真的有病”;还有人觉得这是一种相对科...
来源:中国青年报   |   时间:2024年10月30日

“拒学门诊”里的孩子:被压抑的情绪长期被忽略

“拒学门诊”里的孩子:被压抑的情绪长期被忽略
北京儿童医院拒学门诊介绍。受访者供图 某患者的挂号记录。受访者供图 10月15日,北京儿童医院拒学门诊诊室。受访者供图 在北京儿童医院的“拒学门诊”,医生们听过各种各样不愿上学的理由。有的孩子一进校门就四肢僵硬、心跳加快、头冒冷汗,但这些症状一出校门就“瞬间好了”;有的孩子总在考试前...
来源:中国青年报   |   时间:2024年10月30日

打造“一站式”学生社区,引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风尚

在当今高等教育体系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影响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有效应对这一挑战,打造“一站式”学生社区成为引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风尚的关键举措。这一模式旨在通过整合资源、优化服务,为学生提供一个集学习、生活、咨询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在这里,学生不仅可以享受到便捷的生...
来源:光明网   |   时间:2024年10月30日

如何为青少年心理问题提供有效干预

日益普遍的心理问题究竟是什么导致的? 对于心理问题严重的青少年,我们应如何实施有效干预? 如何构建一个利于心理健康发展的家庭环境?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心理问题的衍生也变得普遍。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当前全球抑郁症患者数量已高达3.5亿。《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 显示,2020年我国青少年的抑郁...
来源:大众网   |   时间:2024年10月25日

教师的心理压力,谁来纾解?

本期特邀专家/张润林 鲍晓旋 《广州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促进条例》日前经广东省人大常委会批准通过,将于今年11月1日起施行,这是全国首部促进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地方性法规。如今全社会都特别关注和重视青少年心理健康,但教师作为学生成长中的关键角色,其心理健康问题却常常被忽视。有研究数据显示,300多万大中小学生的...
来源:羊城晚报   |   时间:2024年10月25日

守护家庭心理健康防线 聚焦抑郁症科学防治

日益普遍的心理问题究竟是什么导致的? 对于心理问题严重的青少年,我们应如何实施有效干预? 如何构建一个利于心理健康发展的家庭环境?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心理问题的衍生也变得普遍。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当前全球抑郁症患者数量已高达3.5亿。《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 显示,2020年我国青少...
来源:人民网   |   时间:2024年10月24日
地址:(太原)迎泽区万科紫院10号楼

电话:15343415201
邮箱:22392798@qq.com
1/4 事关“儿科和精神卫生服务”!我国将用三年补齐短板
记者从国家卫生健康委了解到,国家卫生健康委确定2025—202... [详细]
12/31 催生庞大消费市场 疗愈经济何以“疗”己“愈”人
从颂钵音疗到冥想引导,从禅修、旅修到AI情感陪伴…&helli... [详细]
12/26 解锁婚姻幸福密码:提升情绪价值的关键之道
在婚姻的漫长旅程中,我们都渴望与伴侣携手走过风雨,共享甜蜜与... [详细]
12/26 国家卫健委:四项措施保障大众心理健康 专项行动重点推进
国家卫生健康委12月25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 [详细]
12/22 孩子不愿上学,拒绝的是什么?家长该如何应对?
Q老师,您好! 我的女儿13岁了,最近因为她不肯去学校我和她大吵... [详细]
12/22 儿童心理学实验 | 严厉威胁,还是温柔劝诫?
★实验内容 1965年,美国人类学家乔纳森·弗里德曼做了一... [详细]
12/22 “奖励型人格”在社交网络中流行 悄悄治愈着年轻人
最近,“奖励型人格”开始在社交网络中流行,大意是没... [详细]
12/10 短视频上的“心理学家”:人人都是人格诊断专家?
如果你自私自恋、嫉妒心强、不爱自我反省,那你可能是“NPD... [详细]
12/10 帕累托原则:帮你抓住工作生活的重点
仔细回想一下,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你从早上最困难但最有价值... [详细]
12/10 优柔寡断的性格源于何种心态 如何自救?
生活中的挑战和不如意,时常让我们陷入各种情绪的旋涡,比如有时... [详细]